圖為陳燕(左)與王逸玘
34歲的陳燕是南京市聾人學校的老師,9年前從南大文學院碩士畢業,熱愛詩詞的她不僅用手語帶聾人學生領略了詩詞的魅力,還連續兩年登上了央視《中國詩詞大會》的舞臺,一展風采。
兩次亮相詩詞大會的特教女老師
3月8日播出的《2022中國詩詞大會》上,王逸玘神采飛揚地用手語演繹并吟誦了一首《將進酒》,令現場觀眾動容。
王逸玘的老師陳燕是第二次亮相詩詞大會,她用手語讓無聲世界的孩子們感受詩詞之美。今年她重返舞臺百感交集。
陳燕告訴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,“詩詞大會是我們每個有幸參與的人心中最美的月光。從詩詞大會回來之后,我發現,學生對于誦詩、習字的積極性提高了,因為看到老師站上舞臺,孩子們很受鼓舞,這種力量是巨大的。今年又作為帶隊老師和手語翻譯陪同學生參賽,身份的轉變給我帶來了很多責任感和使命感,讓我體會到了詩意的傳承與創新?!?/p>
名校才女將詩詞教育融入日常教學
陳燕畢業于南京大學,為何會成為特教老師?“大學里的一些社會實踐,讓我接觸到聽障人群?!标愌嗾f,她覺得手語以手寫心、表情達意的方式很具有古典性和含蓄性。2013年,陳燕畢業后婉拒了多個重點高中的任教邀請,來到南京市聾人學校,成為一名語文老師。
詩詞教學是南京市聾人學校的一大特色。陳燕發現,“手語詩詞共讀”和“詩歌故事表演”成了學生們喜愛的活動,他們的世界也因為詩詞而漸漸靈秀。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,陳燕和語文組的老師們還一起探索性地講授中國傳統文化,比如帶領學生穿漢服、參觀博物館、跟著詩歌游南京等。
每當在日記、作文中看到學生們能夠學以致用,形容微風拂過花樹“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”,形容假期未能回家的心情“悄愴幽邃,凄神寒骨”,她會很開心,“他們的進步給了我莫大的安慰?!?/p>
“如果說當一名老師,是一種奉獻,那么當一名特教老師,是奉獻中的奉獻。特教老師的一生平凡而堅守,更多的是像大河上的渡輪一樣晝來夜往,像天幕邊的星辰一樣東升西落?!标愌嗾f,有人說,聾生的世界猶如沒有字幕的默片電影,但是作為一位特教老師,通過手語,詩詞幫她推開了無聲世界的心門,讓聾生從詩詞中汲取養分和力量,逐漸自信樂觀并努力用知識改變命運。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
原載:《揚子晚報》2022年3月24日,版次:A08